6月17日上午,校党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董国强走进化工学院,为学院2024级本科生带来了一场题为“如何认识新时期中美关系的正确相处之道”的专题报告。活动由院团委书记张悦主持,旨在帮助化工学子全面洞悉中美关系等世界格局的变迁脉络,引导他们树立大历史观与大局意识。

讲座开篇,董国强老师以尼克松访华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“破冰”事件为切入点。70余载,中美关系从建交时的友好开端,到合作期间的携手共进,再到历经的种种波折,与此同时,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在冷战落幕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不断重塑。然而,和平与发展始终是时代的主旋律,国家间相互依存、寻求合作的底层逻辑坚如磐石。恰如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彰显的保家卫国精神,已然成为民族奋进征程中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。

讲座进程中,董老师抛出“你理解的中美关系是怎样的”这一问题,瞬间点燃了现场同学们的思维热情。大家踊跃发言,各抒己见。有的同学立足当下现实,深入剖析了中美在科技领域合作与博弈并存的复杂局面;有的同学则从青年视角出发,满怀憧憬地畅谈对中美人文交流以及未来互动的期待。不同观点相互碰撞、交融,让同学们对中美关系的理解愈发立体、生动。

互动环节过后,董国强老师引导同学们突破单一视角的束缚,从全球治理、科技竞争、文化交流等多维度对中美关系进行深入思考。他通过列举“中国北斗系统成功打破国际垄断”以及“青年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”等鲜活实例,深刻点明了青年在国际舞台上所具备的独特价值,并鼓励大家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拓宽视野,在理解差异的过程中探寻合作的契机。
此次讲座不仅向同学们传递了以史为鉴、在国际交流中主动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和平发展理念的重要思想,更激励着化工学子亮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,勇攀高峰,不断展现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