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交流
西北大学化工学院诚邀海外英才申报2025年海外优青
发布时间:2025-10-13     浏览量:
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有力推进化工学科全面可持续发展,西北大学化工学院热忱邀请全球英才依托我院申报2025年海外优青项目,学院将为入选者提供全方位、多样化的支持条件。


一项目简介

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(海外)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、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(含非华裔外籍人才)回国(来华)工作,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,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,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,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。

二申请条件

(一)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:

1.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,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,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;

2.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(含)以后,具有博士学位,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、工程技术等;

3.在取得博士学位后,一般应在海外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,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;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,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;

4.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,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;

5.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(来华)工作,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(来华)工作。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,全职回国(来华)工作不少于3年。

(二)限项要求:

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,不能逆层次申请。(参照2024年海外优青条件,具体以2025年基金委发布通知为准。)

三支持措施

教授岗位,博导资格,事业编制。

科研:学校科研启动经费+学院科研配套。

薪酬:包括基本薪酬、学院绩效分配、科研及社会服务收入等,不设上限。

团队:学院提供不少于200平米的独立实验室,可根据需要优先配备专属团队,保障博士后和研究生招生指标。

住房:提供安家费及不少于150平米的校内人才房。

家庭:为子女提供省内一流的附属中小幼(含托班)教育资源,享受国内一流附属医院高水平医疗服务。

其他:申领陕西省“三秦优才卡”,高层次人才持卡可享受医疗、居留和出入境证件申请、省内机场、高铁站等交通站点,全省A级旅游景(区)点等多项绿色通道或优先服务待遇。

四学院简介

西北大学化工学院肇始于1937年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化学工程系,先后经历了西北工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化工系等阶段,于1972年整体并入西北大学。2002年,根据发展需要,成立了西北大学化工学院。建院(系)88年来,学院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,在各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目前在能源清洁高效转化、生物医药化工智造、新型特种化工材料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与研究特色。


人才培养

学院现有化学工程系、生物工程系、能源化学工程系、制药工程系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五个系。化学工程与工艺、生物工程、制药工程、能源化学工程4个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。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(含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)、生物与医药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,以及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,同时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是西部地区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。

师资队伍

化工学院现有教职工132人,其中专任教师106人,教授/正高工44人,副教授44人,博士生导师32人;98%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,77%的教师具有海外学术经历。学院现有国家“特支计划”领军人才3人、国家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3人、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人、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、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、全国“最美科技工作者”1人、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、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3人、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人、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2人、教育部联合基金创新团队1个、陕西省“三秦学者”创新团队1个、陕西省“三五工程人才”2人、陕西省省级专家7人、陕西省“青年科技新星”8人、享受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6人。

科学研究

学院现有包括碳氢资源清洁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、生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、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、西部资源创新药物绿色智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平台18个,院士工作室2个。近三年来获批或签订各类科研项目355项,其中国家级项目56项,包括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5项课题和13项子课题。横向科研项目立项100余项,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能力逐步提升,承担了包括千万级重大项目多项和单个合同额超过100万元的横向项目近20项。科研成果转化30多项。发表高水平SCI收录论文600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200多件。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、中国专利奖金奖、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,全国创新争先奖、中国药学发展奖特别贡献奖、“侯德榜奖化工科学技术奖”成就奖、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、闵恩泽杰出贡献奖、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最高奖、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。


学院南迁至长安校区以来,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充足的科研、办公、实验空间保障。我们诚挚邀请海内外优秀人才依托西北大学化工学院申报海外优青,学院将全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,助力高层次人才发挥学术专长,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!

欢迎访问学院网站https://chin.nwu.edu.cn/。

五申报材料&联系方式


有意向者请将简历发至学院邮箱:hgxy@nwu.edu.cn,邮件主题请标注为“海外优青+姓名”。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(含教育、工作经历、联系方式),主要学术成果(论文、项目、专利和获奖情况等),以及申请人认为其他必要的内容。

与我院达成申报意向后,学院将组织专家指导申报书的撰写和修改,并配备专人协助申报人开展后续相关工作。

联系方式:

地 址:中国 陕西西安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 化工学院

联系人:王老师029-88302223  马老师029-88302632

邮 箱:hgxy@nwu.edu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