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建动态
化工学院含能材料师生联合党支部与213所、845厂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
发布时间:2025-05-30     浏览量:

 5月30日,化工学院含能材料创新团队师生联合党支部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13所、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(845厂)毕业优秀校友携手开展交流研讨活动,师生齐聚一堂,围绕含能材料领域科研合作、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展开深度交流,以党建联建为纽带,共同搭建“高校-科研院所-企业”协同创新平台,为推动含能材料学科发展与国防科技事业进步注入新动能。


 中国兵器工业第213研究所尚文锦在致辞中,聚焦“科研与职业发展的双向赋能”主题。她系统介绍了研究所的国防科技战略定位与技术优势,并针对研究生成长提出关键建议:一是强调科研项目的“全链条”把控,需深挖背景、来源及价值,构建系统性认知;二是倡导跨领域知识的“放射性”拓展,掌握交叉学科以突破创新瓶颈,并以实际案例佐证其成效。


 随后,技术专家马文喆带来“火工品药剂的前世今生”专题分享。他从火工品在导弹制导、航天器分离等场景中的核心作用切入,详细梳理了起爆药(如叠氮化铅)、猛炸药(如黑索金)、烟火药(如照明剂、燃烧剂)的分类体系与作用机理,并结合某型复合火工药剂的研发案例,剖析了药剂感度调控、稳定性优化及环境适应性设计的技术难点,为支部师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具象化参考。


 845厂王煜以“军工企业的技术突围与人才需求”为主题发表讲话。他首先回顾了企业自成立以来在国防装备领域的里程碑成就,重点介绍了其在复合固体推进剂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——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型国产火箭弹、战术导弹发动机装药,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;同时,作为国内唯一的可燃军械元器件及发射装药创新平台,企业在环保型发射药、可降解武器零部件等前沿领域已形成专利集群。最后,王煜向支部同志发出诚挚邀请,欢迎含能材料相关专业的师弟师妹毕业后加入公司,共同投身国防科技事业,助力行业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。


 学院教授马海霞结合多年指导研究生的经验,深刻指出“科研不是独行路,而是协作战”。她强调卓越的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强大的协调沟通能力,这具体体现在三个关键维度:在课题组内部,需通过定期研讨和主动了解同伴项目(如含能材料热分析、安全性能测试等)进行深度协同,借助交叉讨论激发创新灵感(如借鉴分子模拟优化爆轰实验);在跨课题组层面,应积极参与学术论坛(如“含能材料前沿论坛”),与不同研究方向(如纳米含能材料、钝感弹药技术)建立联结,不断拓展技术视野;在校企对接中,则需掌握“工程语言”,在实习实践中有效沟通,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为实际产业需求。这“三位一体”的协作能力,是突破科研瓶颈、实现成果落地的核心驱动力。


 本次交流活动搭建了 “高校 - 科研院所 - 企业” 三方交流平台,通过行业前沿分享、职业发展指导与学术经验交流,进一步强化支部成员的专业认同与使命担当。未来,含能材料师生联合党支部将持续深化与行业单位的合作,以党建引领学科发展,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,为培养 “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” 的新时代含能材料领域人才贡献力量。